一、工控机国产化成战略刚需
在全球化技术竞争白热化的背景下,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升级,美国对芯片、数控系统等关键技术的封锁,倒逼我国加速核心技术自主化进程,国产替代从“备选”变为“必选”。
工控机作为工业控制的核心载体,其国产化进程关乎产业安全,飞腾工控机凭自主可控的芯片架构、本土化适配能力及全栈安全设计,在多行业领域加速渗透,构建国产化工业生态“护城河”。
二、多行业渗透
1.石油化工
在炼油厂、化工厂等高风险场景中,飞腾工控机通过国产腾锐D2000处理器与银河麒麟操作系统的深度适配,实现了对温度、压力、液位等参数的24小时精准安全监测。
2.智能制造
面对贸易战对高端数控系统的封锁,国产厂商也推出集成AI算力的智能数控系统,让机床具备自主学习能力,提升加工效率。
飞腾工控机作为硬件核心,支撑智能工厂中机器人控制、视觉识别等场景,推动制造业从“数控”向“智控”跃迁,成为打破国外垄断的利器。
3.轨道交通
在城市地铁与高铁系统中,飞腾工控机国产化方案承担着信号控制与故障诊断的重任,其多串口设计(如东田DTB-3081-E2K机型支持8个COM口)可连接道岔、信号灯等设备,实时计算列车运行间隔,并通过冗余电源与宽温设计,确保7×24小时稳定运行。
4.能源电力
在智能电网与新能源电站中,飞腾工控机通过550W冗余电源与PCIe扩展槽,支持风电、光伏设备的实时监控,助力“双碳”目标下的能源体系升级。
三、工控机国产化优势
1.安全可控:工控机国产化方案内置国密算法,为关键基础设施筑牢安全防线。
2.灵活适配:针对工业场景的多样化需求,飞腾工控机提供丰富接口配置,(如东田DT-61025-UD2KMB支持9个RS232串口与18个USB接口),并支持PCIe独立显卡等扩展,满足行业专属需求。
3.生态优势:相比进口产品,工控机国产化方案在上下游生态、售后响应等方面更具优势,通过国产化软硬件适配,也能规避技术授权与供应链中断风险。
四、结语
中美科技博弈加速了国产替代进程,飞腾工控机通过“自主芯片+国产系统+行业生态”三位一体,正从单点突破走向全域渗透,工控机国产化也将以技术自立重塑竞争格局,如有工控国产化方案需求,可联系东田客服咨询了解更多产品详情。
延伸阅读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