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智能制造、机器人、视觉检测高速发展的今天,核心工控设备的自主可控已成为产业升级的命脉。进口供应链波动、技术封锁风险、定制化响应迟缓——这些痛点正推动着国产化替代加速。东田科技精准把握时代脉搏,推出搭载国产海光处理器的旗舰工控机DTB-3086-3350,以硬核性能与全面认证,为工业自动化注入强韧“中国芯”。
一、痛点共鸣:国产化浪潮下的工控突围
自主困局:关键领域对进口工控设备依赖度高,存在断供与安全风险。
智能化挑战:AMR机器人、高精度视觉检测等场景,亟需多网口、高算力与实时响应支撑。
严苛适配:工业环境要求系统高度稳定,需通过权威认证保障7×24小时可靠运行。
DTB-3086-3350海光CPU工控机正是破局之钥,从芯片到系统实现全栈国产化,为智造升级筑牢地基。
二、东田方案:硬核配置,全面兼容
核心动力:海光HG-3350八核处理器(3.0GHz主频,16线程,TDP 65W),提供强劲多任务算力,满足复杂控制需求。
高效扩展:双通道DDR4内存:2×SO-DIMM插槽,支持64GB ECC/non-ECC混插,保障数据完整性。
灵活存储:4×SATA3.0(支持双2.5寸硬盘)+1×M.2 2280 NVMe插槽(PCIe×4),兼顾容量与速度。
极速互联:
4×自适应千兆网口,专为多相机视觉系统、AMR集群通信设计,数据传输零延迟。
海光CPU工控机接口丰富,配备4×USB3.0 + 9×COM口(含2×三模RS232/422/485),无缝接入工业设备。
权威认证:银河麒麟操作系统(工业版V10海光版)官方认证,通过严格兼容性、可靠性测试,确保系统稳定运行。
三、价值体现:赋能智造核心场景
机器人AMR集群控制:四网口高效协同多机器人调度,海光CPU多核性能支撑实时路径规划,64GB内存保障大规模地图数据处理。
工业视觉精密检测:东田海光CPU工控机的千兆网口直连高速相机,PCIe×4 NVMe加速图像分析;麒麟系统认证杜绝软件冲突,提升检测效率。
关键产线控制终端:9×COM口兼容主流PLC,三模串口适应复杂现场;ECC内存抗干扰设计,确保7×24小时连续运行。
结语
东田DTB-3086-3350海光CPU工控机以全栈国产化能力,突破关键技术壁垒。从八核海光处理器到麒麟系统认证,从四网口高速互联到军工级可靠性设计,它不仅是替代进口的解决方案,更是驱动智能制造升级的核心引擎。选择这款海光CPU工控机,就是选择安全、高效与自主可控的智造未来!